德乡怀仁,北国古瓷都,转型发展放异彩中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m.39.net/news/a_6010319.html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博大深邃的陶瓷文化和灿烂辉煌的的艺术精品。这些陶瓷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涵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

怀仁陶瓷,历史悠久,享誉华夏。肇西汉,兴辽金,盛明清,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史载“惟陶埴一技,独擅北方”。闻名于世的大同九龙壁就烧制于怀仁古窑。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的宋代“兔毫釉碗”和元代“枫叶瓶”均为怀仁出土文物。尤其是吴家窑陶瓷开黑釉剔划花瓷器先河,制瓷工艺历经岁月洗礼,蕴华千年,是中华民族陶瓷大家庭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奇葩,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千百年以来,以怀仁为主要产出地的中国北部陶瓷产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4月17日,第二届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隆重开幕。来自英、美、德、意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名国外客商,多名国内客商应邀参加了此次盛典。大放异彩的怀仁陶瓷器具和技艺精湛的怀仁陶艺大师们在此次交易会上占尽了风头,博得了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赞誉。

追溯怀仁陶瓷的历史渊源,挖掘怀仁陶瓷的文化积淀,纵观朔州陶瓷的行业爆发,我们不得不承认,朔州下辖应县、山阴县近年来陶瓷工业的兴起,都源于怀仁市陶瓷产业的成熟并发挥出了强有力的领军作用。截至年底,朔州市拥有陶瓷企业79家,生产线条,产值达到80亿元,有亚洲最大的日用陶瓷单体生产车间。形成日用瓷、工业瓷、建筑瓷等10多个系列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日用瓷年生产能力达到42亿件,建筑陶瓷年生产能力达到近万平方米,其中高档墙地砖生产能力3万平方米,特种陶瓷生产能力2万多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长沙、杭州、郑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华联、沃尔玛、中百等各大超市成为上架热销商品。

有相关资料显示,年,朔州市陶瓷行业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约6万多个,拉动当地增加收入20多亿元,新增涉陶涉瓷企业16家。还集聚了一批燃料供应、陶瓷原料、陶瓷机械设备和模具销售、窑炉设计与安装服务、耐火材料等上游企业,发展了一批贴花纸、包装材料、运输、贸易、市场质量检验等下游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陶瓷产业链。

随着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朔州地区继煤电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陶瓷产业合作交流也逐年加大,涉及区域越来越广,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朔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窗口,被列为“山西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正在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申报“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千年陶瓷产业在新时代的朔州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厚重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怀仁中国北方瓷都的地位

早些年,说到中国陶瓷,除专家学者之外,绝大多数的人们只会想到江西景德镇的工艺瓷器、广东佛山的建筑陶瓷以及河北唐山的卫生陶瓷,而以盛产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陶瓷的塞北小县——山西怀仁,却着实被人们忽略了......

有文字记载,山西怀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陶瓷产品产出地。有人曾经推算说,怀仁的陶瓷业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据《中国陶瓷史历代名窑》记载:“怀仁窑: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现发现的制陶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在中外陶瓷史上“惟陶埴一技,独擅北方”的记载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对象的碗窑古窑、小峪制陶遗址都有记述。

没有文字记载,却有实物见证。近年来,又有考古学者在怀仁城西十多公里的鹅毛口发现了更为古老的陶瓷碎片后,考古工作者给出的结论让人感到无限的惊讶——怀仁陶瓷的生产历史竟然达到了年之久!

在我的少年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后的“雁北地区陶瓷研究所”就设立在山西怀仁县,国营雁北地区陶瓷厂也建在了小小的怀仁县城里。怀仁陶瓷又以吴家窑、碗窑最为出名,民间相传闻名遐迩的大同九龙壁主体琉璃瓷就是由怀仁吴家窑赵氏兄弟烧制而成的。建国初期,吴家窑瓷厂生产的黑釉描金盖杯被载入《中国陶瓷史》,七十年代黑釉描金盖杯被人民大会堂选用。吴家窑陶瓷厂也是为山西第一家生产出口瓷的企业。雁北瓷厂还为一九九四年广岛亚运会专供运动员、裁判员就餐的炻瓷餐具,怀仁陶瓷开始扬名国外。为了弘扬怀仁陶瓷文化,从年起,怀仁县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怀仁陶瓷文化节”,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杨自鹏、韩家鼎、傅维杰、黄芯红等领导和专家多次莅怀视察调研和指导。尽管早在年怀仁被授予“山西省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称号。

尽管怀仁有着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优势,但同时也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能源大县,并与“煤都大同”是近邻。在很长一度时期,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更多的人们选择了“重煤轻瓷”。这里的土地被四处飞扬的煤尘所覆盖,这里的人们生活在遮天蔽日的黑色笼罩中。随着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绿色环保等新发展理念和新生存理念在怀仁大地的渗透,怀仁人渐渐的觉悟了,人们的思维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我们要效益,更要好环境;我们要上项目,更要上好项目。

在受到了怀仁陶瓷历史文化启发后的怀仁人,对“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陶瓷生产技艺产生了无限的敬重崇尚。确切的讲,怀仁陶瓷产业“大上快上”的态势就是因此而引发的。用“一发而不可收”来形容怀仁陶瓷产业的快速崛起一点都不为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怀仁县的陶瓷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以玉珑、佳美乐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陶瓷产业扩张成为怀仁的又一个支柱产业。一座座新型的现代化陶瓷企业在怀仁大地落成,一个个放下锄头的农民变身为工人,一件件精美的日用陶瓷器皿进入到了中国寻常百姓家庭.....

现在的怀仁市境内共建成各类陶瓷企业51家,陶瓷生产线条。这个庞大的产业群体主要集中在三大园区,分别是以佳美乐瓷业、华缶瓷业为代表的云东陶瓷工业园区,以永祥瓷业、景文瓷业为代表的海北头陶瓷园区,以及以玉珑瓷业、恒源瓷业、东兴瓷业为代表的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为了尽快形成陶瓷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格局,后续新建的陶瓷企业全部入住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

有数据统计,随着怀仁陶瓷产业的迅猛崛起,带动了近4万多农民就业,主要产品日用瓷产量达30亿件,地砖万平方米,琉璃瓦0万件,包装瓷万件。日用瓷产量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其中玉珑瓷业生产的“玉珑瓷”在国内比较知名,产品在欧美、韩国和东南亚畅销不衰。初具规模的陶瓷产业带动了高岭土煅烧、贴花纸生产、产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年3月,国家商务部授予怀仁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今天的怀仁,已逐步成为中外陶瓷客商和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名符其实的“中国北方日用瓷都”。

坚韧的工匠精神,延续了怀仁陶瓷窑火不灭的种子

怀仁陶瓷亘古有,延续千载名不朽,窑火薪传业光大,陶技工匠更风流。

每个领域、每个行业以至于每一个企业,都会有工匠出现,怀仁陶瓷亦如此。何为工匠?工匠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就依靠他们的精神而获得。于是,“工匠精神”诞生了。

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理念,是行业工匠对自己作品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使其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匠人们在不断的精雕细琢中享受着自己作品升华的同时,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是领域中的王者,所以他们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创作和再创作。

怀仁陶瓷之所以得以延续千年而不断,与陶瓷工匠们的孜孜追求脱不了“干系”。按照记者对陶瓷艺术内涵的肤浅理解,一直在寻找着隐于怀仁的“瓷塑”、“瓷刻”、“瓷画”大师们。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最先寻找到的是擅于瓷塑且被人们誉为窑变釉瓷“魔幻大师”的李增平先生。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窑变釉的别样魅力,那种各具特色美轮美奂魔幻色彩,让观者回味无穷。怀仁窑变釉历史悠久,精湛严密的窑变工艺,使怀仁的窑变釉有“入窑一彩,出窑万千”的美誉。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来自吴家窑镇碗窑村的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李增平,就是当代窑变釉工艺的璀璨明星。

李增平出身怀仁陶瓷世家,世代传承陶瓷技术。在这“泥火艺术”的创作中,窑变釉工艺是其最重要篇章。在李增平的工作室里,陈列柜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不闪烁着梦幻迷离的色彩,犹如天之繁星,望之深邃,意境悠远。李增平老师就这样静立在他的作品旁,身姿挺拔,气质文雅,衣着朴实,眉眼间,工匠的精细与坚韧显露无遗。

早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增平被当地一家生产瓷酒瓶包装的民营企业以高薪所聘,当时的月薪元,那可实属罕见啊!随着工作性质的明朗,李增平发现这里的待遇虽好,但与自己的追求格格不入。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那充满魔幻色彩的窑变釉,李增平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辞职开办了李增平陶艺工作室。从此,李增平带着梦想走上了自己研发窑变釉陶瓷工艺的的创业历程。

在务必坚定的信念支撑下,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李增平用2%的几率去创造众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他终于在窑变釉陶瓷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他创作的作品,或灿烂云霞,或春花秋月,或明月垂幕,或若云海松山,色彩斑斓耀眼,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堪称艺术陶瓷之巅。透过他的作品,让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多年沉淀的坚定踏实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年,具有晋北特色的“七彩窑变瓶”经他之手,再次横空出世!形态优美,色彩迷人,声音圆润清脆,尽得自然之美韵。该作品在第二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精品展览会会上荣获“大地奖”银奖,在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再次获得银奖殊荣;作品仁和如意瓶获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唐都晋艺术杯金奖。

瓷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瓷器上雕刻,为普通的日用瓷穿上华丽的外衣,赋予它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艺术价值和视觉美感。

麻渊,是记者在今年的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上见到的一位很年轻的瓷刻艺术大师,巧合的是他年出生于怀仁县吴家窑村——“我的外婆村”。年仅46岁的麻渊,现在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他刻瓷艺术入选朔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并获奖,被多家艺术馆和个人收藏。

有朋友曾经介绍说,在麻渊的艺术工作室,观看他完成的瓷艺作品,实在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用一件极其普通的日用陶瓷,经过麻渊的精心雕刻一下子变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而这种艺术更是赋予了一件陶瓷器皿更大的灵动意境。正是由于有了象麻渊这种对陶刻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再次给美伦美幻的怀仁陶瓷注入了新的内涵。

交易会的展台前,麻渊在一件很大的陶瓷盘子上精心雕刻,我只能在一旁静静地观看,不敢有丝毫的打扰。因为,要在非常薄的釉面上,雕刻出这么精致的图案,着实需要一些功夫。刻瓷还须神情专注,不可分心,在雕刻时候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如若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用麻渊的话讲,瓷刻没有修改的余地,只要一刀刻坏,整个盘子就都刻坏了。

因为从骨子里喜爱刻瓷艺术,所以麻渊一直在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在经历无数失败和付出后,最终成就了他成为山西陶瓷艺术大师的梦想,让“刻瓷艺术”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榜上有名。麻渊,用刻刀,在小小的瓷器上雕出了一个个多彩的人生,用小小的瓷器,映射出大大的世界。麻渊说,对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与现代的技艺相融合,这样才能让经典永远流传。

“瓷塑”工匠李增平、“瓷刻”工匠麻渊相继都找到了,“瓷画”工匠是谁?他在那里?还是怀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郭春林局长的信息量大,在他的指点下,记者在本文即将完成时,找到了擅长瓷画的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山西省陶艺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陶瓷装饰技能大赛裁判长(命题专家)、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李石志先生。

当记者走进李石志先生工作室的瞬间,上百幅瓷画精品即可映入眼帘,着实有一种被“惊着了”的感觉。他的作品格调高古、意韵淡雅,传统风情与现代意识糅于一体。陶瓷史学家、山西陶瓷艺术泰斗水既生先生曾以“善承古法、用开新风”对李石志给与赞美。

曾任原雁北地区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的李石志,四十余年致力于传承怀仁窑陶瓷文化技艺,开创了独具山西地域风格的现代陶瓷釉下茶色彩、堆彩釉和铁锈花釉装饰技法。为古老的怀仁陶瓷注入了现代艺术气息。

用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带动怀仁陶瓷文化的挖掘,用积淀厚重的陶瓷文化带动新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这是一个只能稳步推进不可跨越的阶梯。要想完成这个阶梯的搭建,就要寻找到对怀仁陶瓷发展历史有深刻了解、有非凡绝技的工匠和艺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为此,怀仁市制定了“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工艺美术人才和陶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深入实施“名师带徒”、陶瓷艺术领军人才培养、陶瓷营销人才培养、陶瓷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程。怀仁市财政每年都要统筹万元鼓励支持陶瓷工艺者参评“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师”,鼓励大师加强艺术创新创作、补贴大师带徒培训和举办陶瓷现场创作考评活动。

有了像李增平、麻渊、李石志陶瓷艺术大师的传承,再加上市委市政培育新人的有力措施,怀仁陶瓷延续的火种一定会被后人代代相传,世世不灭。

优质的生存空间,营造了怀仁陶瓷产业成长的环境

生存环境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好比“好庄稼要有好肥料好土壤,好孩成长当有好家庭好家长”一样。

尽管有多年的历史,尽管怀仁有着一批优秀的陶瓷工匠,但在一度时期,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作为怀仁的地方优势产业,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日趋减弱。在技术、资金、生产规模、经营方式、产品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暴露出种种缺陷,严重阻碍了怀仁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考验和不良的内部发展格局,曾经的怀仁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分析这种形式背后的原因后,为陶瓷生产企业寻找着突出重围的新方法,设计着怀仁陶瓷绝地重生的新蓝图,规划着怀仁陶瓷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着力加大了对陶瓷产业扶持力度,加快了对陶瓷转型升级、市场研发设计、文化和生产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化,从根本上推动陶瓷产业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在记者的采访渐入纵深后,我们发现,怀仁陶瓷产业的健康复苏和强势勃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支持。

为了让怀仁的陶瓷企业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怀仁县实施了一系列利于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一是为陶瓷企业专门规划了陶瓷工业园区,以提高产业聚集度,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是出台了《怀仁县振兴陶瓷产业实施意见》,鼓励引导新上陶瓷企业,支持陶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三是筹建怀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更多陶瓷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计划筹建山西省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便于怀仁陶瓷产品的就近检验。同时,政府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为陶瓷企业解决土地、厂房、融资信贷等问题。

与此同时,怀仁还成立了陶瓷协会,建成了集展览、销售于一体的陶瓷商贸中心,举办了大型陶瓷新产品展览,成功申请建设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并于年11月7日通过了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怀仁陶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成为山西省第一个陶瓷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要想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要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基调的指导思想。

怀仁在促推陶瓷产业成长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山西省加快推行工业新型化,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瓷成精品”和打造“南瓷北移示范基地”为方向,实施“以煤扶瓷、煤瓷联合”战略,发挥“山西省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的产业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与精品化道路,按照产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培育形成现代陶瓷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增量提质扩容为目标,按照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实现怀仁陶瓷产业由生产型向创造型、品牌化转变,从而将我县建成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协作效率高、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的“中国北方日用瓷都”。

思想引领是基础,政策扶持是关键。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这两个条件来支撑,怀仁的陶瓷产业发展亦如此,而怀仁对陶瓷行业的政策扶持是十分具体的。

设立陶瓷行业转型发展基金,每年县财政整合统筹万元设立产业发展资金,专项支持老旧生产线提档升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园区环保设施改造以及推动陶瓷业大规模机械换工,鼓励企业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上马先进设备、采用先进工艺、采用洁净能源生产、治理环境达标,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天然气烧成技术,改造落后工艺、装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整治厂容厂貌,实现整体上档升级。改造完成的企业,给予改造投资10%—20%的财政补贴。

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技术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的项目,一律不准上马。对新上陶瓷项目全部实行纳入园区化管理,新上项目必须为中高档陶瓷项目,积极推行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能耗成本。对企业新建的中高档陶瓷标准化生产线,每条年产值达0万元以上的县财政补贴50万元,产值在万元以上的县财政补贴万元;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县财政补贴万元。

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打造玉珑、佳美乐、尊屹为主的大型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构成资源共享、分工明确、高效协作的产业链,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陶瓷企业,在省、市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给予万元奖励,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要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整合矿产资源,规范高岭土原石的出让、开采和加工,加快对区域内陶瓷原料矿产储量、分布的勘探,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料保障。要鼓励企业投建专业化的标准化原料加工企业,实现原料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与供给,为陶瓷企业提供质量稳定、成本低廉的原材料。凡新建投资额达0万元以上的独立的标准化瓷泥生产企业,县财政补贴30万元。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加大对创新人员的激励,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今年起,陶瓷企业申报成功市级技术中心县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企业申报成功省级技术中心县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企业申报成功国家级技术中心县财政一次性奖励30万元。

上述所列仅为一部分精准且明确的政策支持,为入驻怀仁的投资客商吃了静气凝神的“定心丸”,让陶瓷企业感到在怀仁落地生根有营养,健康强壮好成长。

恢弘的巨幅蓝图,描绘出怀仁陶瓷产业美好的前景

瓷窑薪火永不息,后人奋发再延续,千年怀仁古陶瓷,今朝璀璨更靓丽。

走进山西怀仁金沙滩高档陶瓷产业园,厂房机声轰鸣,窑炉焰火熊熊,窑车满载陶坯入炉膛,在国内先进的微机调控隧道窑炉内烧结成型。这一道道衔接有序流水作业,为人们呈现出现代日用陶瓷生产的新景致。

为了怀仁陶瓷产业的今天,历届怀仁领导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现任怀仁市委书记刘亮、怀仁市政府市长苏斌如等领导,近年来频频进入怀仁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xingzx.com/dxshj/13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