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三国后期将领能力不如三国前期这种

乱世更容易出英雄。

三国虽然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也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格局是相当稳定的。这个节点在公元年到年之间。

在这个节点之后,三家基本上就在短期内放弃了吞并或对对方大规模用兵的想法。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三国前期,这么说吧,就把关羽之死作为一个节点,有人说,为什么把关羽的死作为一个节点呢?那是因为,关羽之死是代表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开始走向三国鼎立的一个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关羽,作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造就的第一神话,死在了东吴小将马忠的箭下,这告诉人们,世上没有神,就连关羽也是人,所以,从那一刻开始,再也没有超级武将出现。

有人又说了,为什么不是吕布,不是张飞,而是关羽,呵呵,如果你能问出这个问题,那说明你该补脑了。

再一个,就是,从曹丕称帝开始,一直到孙权称帝,再到司马氏灭吴,这期间虽然每年都有战争,但是相对于群雄割据时期,这段历史则稳定的多。

我们最熟悉的蜀国:

——年诸葛亮死后,蜀汉很快就改变了大军驻扎汉中的格局,大本营改在四川的涪城了。等到蒋琬去世,姜维再次对外出击,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魏国:

——魏明帝曾在年曹真去世那年下令大举伐蜀,结果因为大雨,曹真连秦岭的山间孔道都没走出去,泡了几个月桑拿,被迫班师。魏明帝就此开始把精力转向扩充后宫、兴建宫殿上了,开始在私生活上向汉武帝看齐。

——曹爽向蜀国出击,是在年,结果被王平一支偏师搞定。这中间也隔了十多年了。

吴国

——吴国在年曾经配合诸葛亮北伐。但事实上,当时的吴国第一名将陆逊,是个军事上的保守者。他一直是旗帜鲜明反对大规模对魏国进攻的。他的儿子陆抗更保守,虽然打出过西陵之战这种漂亮的战绩,但却是相对被动去开战的。陆抗是连小规模的骚扰魏国都反对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让三方格局稳定下来了,谁也无力打破。

没有了舞台,自然就没有演出了,没演出怎么会有好演员呢?

而一旦有为数不多的战争发生,就立刻会产生新的明星:

曹爽主动进攻,结果王平在兴势之战后,咖位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淮南三叛,让文鸯、钟会成名了,邓艾也出来了。

在魏国和东吴之间的东兴之战,这事实上是诸葛恪神一样的表演,只不过因为政治原因(诸葛恪倒霉了,而且这一战打得司马昭失去了爵位,需要为尊者讳,可见魏国其实输得很惨)写得少,倒是让丁奉抢了大风头。

蜀国不想被动挨打,然后姜维主动出击,然后陈泰、邓艾也一起有了很高的存在感。

羊太傅和陆抗的西陵之战不用说了。陆抗一举成为东吴最后的一线名将。

然后就是两次灭国之战:灭蜀,直接让邓艾成了武庙级别的名将。灭吴,刘禹锡一首王濬楼船下益州,直接成了千古名句。

所以,很明显了,英雄从来没少,只是冲突和战争少了。三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安无事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xingzx.com/dxshj/13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