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日军铁蹄下的侨属生命线东兴汇路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www.xxzywj.com/
00:30

来信了!来信了!

在上世纪初福建沿海的某个小村庄里,一旦有某个孩子这样喊叫着,四方邻居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当年这样一封漂洋过海而来的信件,除了带来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还有一家人急需的活命钱。

▲抗战期间通过东兴汇路转解到广东揭阳的一封侨批封面

在闽南、潮汕方言中,“批”即“书信”,华侨与家乡的往来书信,被称为侨批。侨批往往附带汇款数额,兼具家书和汇款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作银信。

福建、广东和海南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为了生计,这些地区的许多青壮年纷纷到世界各地打拼,赚到钱就会寄给家乡的亲人。

由于他们的家乡往往地处偏远农村,一开始信款转送只能靠走水路的“水客”携带,后逐渐形成了民信局、银号和商行等民间机构来经营侨批业务。

▲抗战期间通过东兴汇路转解到广东揭阳的一封侨批汇款通知单

一封封侨批,成为联系游子和亲人的重要纽带;转送侨批之路,也成了众多侨属的生命线。

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铁蹄很快踏入中国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迅速封锁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运输线,也切断了华侨与远在国内的家属间的“输血线”。沦陷区的侨属没了给养,只得四处逃荒,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位名叫陈植芳的侨批经营者在中越边境多方探寻,终于找到一个最佳的秘密通道转运侨批,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东兴汇路”。

▲陈植芳先生生前手绘的广西东兴镇地图

年12月的一天,陈植芳在考察完广东湛江市返回海防市的途中,听闻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消息,并且得知日军已开始发动对香港地区的攻击。回到海防市后,不出陈植芳所料,原有的汇路全部中断,大批侨批积压,开通新汇路,迫在眉睫。

▲抗战时期通过东兴汇路转解到广东揭阳的一封侨批信封背

年元旦,陈植芳顾不得休息,独自一人来到越南东南边的小镇芒街,在此遇到一位广西钦州人。从此人口中打听到芒街镇和边界那一边东兴镇一些情况后,陈植芳偷渡到东兴镇,在东兴邮局和银行各汇了一笔钱到汕头老家,投石探路。回到海防市不久,陈植芳得知那两笔钱家人已经全部收到,证明东兴汇路是通畅的。

发现这条汇路后,陈植芳异常兴奋,但他并没有“独享”这条汇路,把这条路线告知给各位同行。东兴汇路一通,东兴镇转眼成了侨批业、金融业、商业、旅业聚集的繁华小镇,镇内酒楼、茶馆林立,车水马龙,到处灯红酒绿,故有抗战时期的“小香港”之称。

▲抗战后期的东兴汇路图

东兴汇路的开通为梅州、潮汕一带的华侨家属解了燃眉之急,日军铁蹄下的东兴汇路,成了这一带人民在一定时期赖以生存的“脐带”,同时也为国内带来可贵的外汇收入。《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度广东邮区后方邮政事务年报》中写道:“南洋侨汇,本年间更能利用越南芒街流入东兴。转汇潮梅各属,使久经断绝之南洋侨汇悉由邮局经汇,邮政及邮汇之收入均获进展,一般情况,尚称满意。”

东兴汇路不但运送了大量侨批,而且还将海外爱国侨胞捐献和援助的抗战物资及商品,源源不断地从越南运进东兴镇,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撰稿:胡志强韩勇杰

编辑:王宁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为您揭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xingzx.com/dxshj/13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