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县八力镇多点发力兴产业靶向攻坚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刘治学、后孝贤记者王斌报道近年来,甘肃陇南宕昌县八力镇利用地域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产业扶贫组织形式,借助扶贫产业到户资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多点发力,大力培育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草畜养殖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八力镇地处宕昌北部高寒山区,辖11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户人,有“三类户”户人,贫困发生率2.05%。

中拉、下拉两个村是全镇中药材产业重点村。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大黄、当归种植,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面积亩。通过示范带动,激发了广大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亩,贫困户中药材保险实现全覆盖。下拉村党支部成立福鑫农业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中药材收购加工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近务工,稳定增加收入。

今年以来,八力镇力源农业农民专业联合社流转土地70亩,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1处,新建木耳种植大棚44座,第一批在5座大棚投放木耳菌棒9万棒。联合社采取托管方式,帮助“三类户”发展黑木耳种植,解决增收难题。同时为全乡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先后有多人在合作社务工。8月中旬,木耳基地开始生产,目前已收获干木耳多公斤,包装后通过线上宣传销售。

“建设木耳种植大棚,给我们本地贫困户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像我们这些家里有老人上了岁数的,还有小孩出不了门的,在这就近打工,有经济来源,特别好。”食用菌种植基地开工以来,下拉村村民冉河军就在合作社务工。

“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就没见过大棚种植木耳。合作社建起后,我们可以在里面学习木耳种植技术,为以后的致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冉河军说。

下拉村党支部书记武朱清同时也是力源联合社负责人。武朱清介绍,联合社今年建木耳大棚38座,晾晒棚是6座,总共建了44座大棚,为就近好几个村“三类”人员的就近务工创造了条件,平均每天务工人数都在20人以上,最多的人三个月以来都收入了一万多的工资。

在草畜养殖上,八力镇立足八力草原等草场资源,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蜂产业,坚持基地圈舍养殖和草场放养相结合,建成上八力养牛基地,养牛头,建成山庄、石门两村规范化养羊圈舍4座平方米,养羊多只。在基地的带动下,全镇草畜养殖快速发展,牛存栏头,羊存栏4多只。围绕“三类户”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养鸡、养蜂“五小产业”,养鸡2万多只,养蜂箱,养猪头,成为全县畜牧大乡。

八力镇石门村是甘肃中医大学的帮扶村,在甘肃中医大学的帮扶支持下,村两委领办成立了官鹅源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中药材粗加工基地1个,草原育肥羊圈舍1座,年加工销售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吨左右,育肥羊多只。

“石门村贫困面大、脱贫难度大,是八力镇重点贫困村之一。为了尽快地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决定成立八力镇石门村官鹅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入股贫困户户人,带动贫困户户人。”甘肃中医大学派驻石门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长王悦说。

官鹅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宕昌县福柴百味、宕昌县东兴工贸、国药集团一方药业、甘肃中医大学等单位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在管理、质量、效益、带贫等方面得到提升。年10月,为贫困户分红12.36万元,为26名贫困户务工人员发放务工费7万多元。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合作社再次为贫困户18.11万元。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稳定解决群众收入,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是重中之重。我们立足资源优势,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一牛鼻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转三大产业,有效带动户‘三类户’稳定增收。”八力镇党委书记李安全对如期脱贫充满信心。

“下一步,我们要在村办合作社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在产品加工、销售、延伸产业链条上多做文章,尽力提高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李安全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xingzx.com/dxshj/13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